抗體藥開發流程
抗體藥開發流程
2012年阿達木單抗榮登“藥王”寶座,2014年起PD1/PD-L1掀起的免疫治療熱潮,以及ADC藥物、雙/多功能抗體等新型藥物形式不斷創新,大分子藥物開發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國內產業緊跟全球步伐,各類生物技術公司如雨后春筍崛起。
抗體藥物具有特異性強、不良反應小等優勢,近年來在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等領域取得了快速發展。生物藥研發生產主要包括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和商業化生產等階段,抗體藥研發整個流程下來平均需要消耗9.5-15年的時間,其時間成本、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在整個藥物研發階段,由于工藝技術不成熟、療效不確定、安全性等因素導致的研發失敗,成為創新藥研發較高的行業門檻,并導致創新藥極具有稀缺性。
那么大分子生物藥研發流程是什么樣的呢?和小分子化學藥的研發流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
更詳細的大分子抗體藥物開發全流程:
1.分子序列確認
類似于小分子化學藥的PCC(臨床前候選化合物),大分子藥物最核心的需要確認產品的氨基酸序列,即候選分子。常規流程如下圖。
收集信息,確認靶點,擬定欲開發抗體藥物的形式(如單抗、雙抗、ADC等)。之后進行抗原制備,并選擇合適的動物進行免疫。利用雜交瘤、抗體庫、單B細胞克隆等篩選技術對產生的抗體進行篩選,得到陽性的克隆,測序后,對瞬時轉染(瞬轉)表達mg蛋白進行一系列的成藥性分析,并進一步優化。反復此過程,直到得到若干候選分子。之后對若干候選分子進行更大量(g級)的瞬轉表達或直接用穩轉細胞株表達蛋白,在體外動物模型上確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綜合各方面指標,確認最終分子序列。如需進一步完成ADC、雙抗等類型,則將其候選分子進行進一步設計組合優化,再進行進一步的成藥性評估和動物模型評估,以確定最終的最優組合結構。
2. 臨床前研究
包括:
1、CMC工藝開發,包括:穩轉細胞株的構建、上下游工藝、制劑工藝、分析方法開發。(上下游工藝的區別:上游工藝開發專注于細胞擴增和細胞培養以生產優質產品,下游工藝研發專注于純化。)
2、建立細胞庫系統、進行上下游工藝放大確認、分析方法驗證。
3、進行中試批次放大生產,進而完成一系列穩定性研究、結構表征研究、毒理學研究、藥效學研究、藥代動力學研究,以及生產過程中細胞庫、生產終末細胞、細胞培養收獲液鑒定和除病毒能力驗證。
4、整理、撰寫資料進行臨床試驗申請(IND)。
3.?臨床試驗和CMC開發
該部分為臨床試驗和CMC開發工作。
臨床試驗分為四期,在上市前進行Ⅰ-Ⅲ期,Ⅰ期在正常人體進行(抗腫瘤藥等特殊藥品,直接對患者上進行),主要是安全性評估;Ⅱ期在患者上進行,主要是有效性評估;Ⅲ期會對更多的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評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符合新藥上市申請(NDA/BLA)并撰寫注冊資料提交上市。在上市后進行Ⅳ期,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的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與風險關系以及改進給藥劑量等。?
在臨床試驗過程中,CMC開發工作需同步進行,主要包括工藝優化、工藝鑒定以及工藝驗證,對上下游工藝、制劑工藝、分析方法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進一步細化控制策略和質量標準,同時調試生產設備,提高工藝與設備的適配性,以確保商業化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最終鎖定各項工藝、方法、質量標準,達到Ⅲ期臨床指標即可進行新藥上市申請(NDA/BLA),獲批后即可開展商業化生產(MFG),供應給患者用藥。
整個開發過程十分復雜,過程中必須用到精密的儀器來輔助藥物開發和工藝生產階段。
在目前大環境下,建議選擇性價比高的分析儀器,即可控制固定資產成本,也可以享受優質的儀器服務,讓您研發過程省心省力。
歡迎您來我司考察儀器和服務:
www.genstech.com.cn
400-068-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