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衛健委發文,嚴查檢驗樣本外送!
12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發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外送樣本檢測管理暫行規定》,《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規定》提出,醫療機構要定期對開展外送檢測工作的臨床科室的業務量、工作規程等進行點評,對不合理的檢查、不規范的工作規程進行監管,對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要求臨床科室整改,制定流程規范,定期修訂。落實行風監管責任,納入點評等醫德醫風考核、績效考核等內容。
《規定》明確,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外送樣本檢測時,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對本院外送樣本檢測項目清單外的臨床檢驗項目進行外送檢測。特殊情況需短期外送的,醫療機構做好相關評估與記錄工作。
(二)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通過介紹患者及患者家屬到指定檢測機構做指定檢測項目獲取利益。
(三)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未經過醫院規定程序或私自聯系檢測機構進行外送樣本檢測。
(四)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違規直接向患者收取費用等。
另外,文件還詳細規定了項目及機構的遴選流程、質量管理等內容。
多地出臺管理規范
這些行為被嚴查
目前,全國已有多地出臺檢驗標本外送檢測相關的文件,明確要求嚴查嚴管樣本外送檢測:
今年9月,湖南省衛健委、湖南省中醫藥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印發湖南省醫療機構樣本外送檢測管理規范的通知》,《通知》列舉了醫療機構樣本外送檢測時的5種禁止行為:
◇嚴禁醫療機構將本院能夠并適合開展的臨床檢驗項目外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特殊情況需短期外送的,須向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進行備案登記;
◇嚴禁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有償介紹患者及家屬到指定檢測機構進行指定項目檢測;
◇嚴禁臨床科室、醫務人員私自聯系外部檢驗機構違規進行樣本外送檢測;
◇嚴禁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私自接受外部檢驗機構與外送檢驗項目相關的費用,從中牟利;
◇嚴禁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私自接受外部檢驗機構以任何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
10月20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市衛生健康委關于進一步規范臨床基因擴增檢驗等委托臨床檢驗檢查行為的通知》。《通知》系外送檢測的規范管理,明確了涉及以下違法行為的醫務人員將被嚴肅查處:
◇醫務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誘導、暗示、強制患者到醫療機構外指定地點接受檢驗檢查,從中謀取不正當利益;
◇嚴禁有償介紹患者及家屬到指定機構進行指定項目檢驗檢查;
◇嚴禁臨床科室、醫務人員個人自行聯系外部機構進行臨床檢驗檢查;
◇嚴禁違法違規向患者收取費用等;
◇發現違反規定委托臨床檢驗檢查行為的,依據權限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另外,還有陜西、山西等地同樣發布了相關文件。而從各地出臺的文件中明確的違法、禁止行為來看,各地對于檢驗樣本外送的嚴格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規范醫院內樣本外送檢測時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行為,在醫療反腐的大背景下著力防范樣本外送檢測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
檢驗樣本外送成趨勢!
基層檢驗人面臨淘汰?
從各地發布的文件來看,外送檢測的項目需要經過嚴格的篩查和審批。因此,樣本外送檢測的大部分應該是醫療機構開展不了項目,而醫院等級劃分更高的醫院人員、設備、資質會更加完善,能夠開展的檢驗項目自然也就更全面。
所以,當前越來越多的地區發布醫療機構外送樣本檢測管理的相關文件,檢驗樣本外送成為趨勢的情況下,基層醫療機構的檢驗工作人員相比之下會受到更為明顯的影響。
近期,“24家公立醫療機構檢驗外送服務集體打包”一事也印證了這一點:11月24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浙江省國際技術設備招標有限公司關于江山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檢驗外送服務項目的公開招標公告》,公告稱,江山市24家公立醫療機構檢驗外送服務集體打包,預算金額3000萬元。
根據官網公布的采購人來看,在這24家公立醫療機構中,除少數幾家大型醫院外,其余均為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當然,樣本外送檢測并不意味著檢驗科醫生的工作量會大幅度減少甚至消失,因為基層醫療機構仍然需要負責一些常規的檢驗項目和急診檢驗工作。但難以否認的是,它也會給基層檢驗人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
近些年來,檢驗工作從業者們對于公立醫療機構中基層臨床實驗室逐漸被第三方檢測機構取代,一直存在著廣泛的憂慮。而隨著檢驗樣本外送服務的開展,基層醫療機構會面對諸如此類的競爭壓力,幾乎已經是確定的了。
總得來說,從樂觀的角度來看,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樣本外送能夠減輕工作量、提高檢驗質量、拓展檢驗項目等。但也有消極的一面,如,基層醫療機構以及基層檢驗人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以及長期機械進行部分項目的檢測對個人的學習發展而言未必是好事,等等。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