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十二指腸潰瘍伴幽門梗阻的治療原則
一般幽門梗阻的病人,不宜施行緊急手術;如經過3~5天胃腸減壓,病人能恢復飲食,病情逐漸好轉,說明痙攣和水腫的因素得到消除,可繼續觀察。必要時重復鋇餐檢查。反之,如減壓無效則說明為瘢痕性狹窄,必須采取手術治療。如有惡性腫瘤的證據,無疑更須積極采取手術措施。
1.內科治療:矯正失水與電解質紊亂是治療幽門梗阻的首要問題,因為丟失胃酸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堿中毒。因此入院后可以先給生理鹽水2000ml,待尿量增加,便須加入氯化鉀溶液40~60mmol(1g氯化鉀含鉀13.3mmol),即15%氯化鉀溶液20~30ml;低鉀性堿中毒嚴重者甚至每天應補充6~8g的氯化鉀。水分的補充則用5%~10%葡萄糖溶液。按每天基礎需要量2500ml計算,外加每天從胃管吸出的量和失水量的一部分。因此每天輸入液體量,除按血化學測定結果輸入適量的電解質溶液外,不足水分以葡萄糖液補充。其次,是使擴張的胃經持續減壓得到復原。炎癥水腫消失,胃壁肌層的張力得以恢復。如梗阻為幽門痙攣或黏膜水腫所致,則于梗阻消除后,按潰瘍病調節飲食和相應的藥物。
2.外科治療:經短期內科治療無效,說明瘢痕攣縮為引起幽門梗阻的主要因素。或經檢查診斷為胃潰瘍,尤其是有惡變可疑者,于非手術療法使炎癥水腫消失后,應擇期行手術治療。既往所采用的單純引流術,如幽門成形術或胃空腸吻合術,不能解決潰瘍病的問題。因此普遍施行胃切除術或迷走神經切斷術,后者以選擇性或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為主,而迷走神經干切斷術已很少應用。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并作胃十二指腸吻合,曾經被認為是治療幽門梗阻最好的手術,但有時十二指腸不易游離。則作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而后行胃空腸吻合術。近來主張作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而不加幽門成形術者較多。如果潰瘍位于幽門部的前壁,在作幽門成形術時應將潰瘍切除;但若潰瘍是在后壁,則幽門成形術不能同時切除潰瘍;只有行胃竇切除才能切除潰瘍,或將潰瘍曠置。總之,為幽門梗阻施行手術,首要任務是解決梗阻,其次是根治潰瘍病,究竟那種術式效果好,主要根據病情來考慮:病人的年齡、全身情況、胃酸的高低、胃炎的程度,以及潰瘍所在位置,還要考慮術者對各種術式的熟練程度。如病情不允許作復雜手術,可選擇簡單引流手術,以解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