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體八項檢測的臨床意義
急性呼吸道疾病(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ARD)在發達國家急性病中發生率占75%,其中約80%是病毒引起。呼吸道病原體IgM檢測為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原體篩查提供及時、有效的實驗室依據,對臨床診斷和合理使用抗生素起到指導作用。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另有20%-30%由細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八聯檢主要包括肺炎支原體、嗜肺軍團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肺炎衣原體。
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屬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屬,一般認為只有一個血清型。主要侵犯上呼吸道的上皮組織,引起壞死性炎癥,這可導致嚴重的支氣管炎和肺炎,尤其在母乳喂養嬰兒和低齡兒童中。它是主要的流感病毒之一,部分地區性的呼吸道病原體流調顯示,RSV的陽性率能達到11.58%-36%。該病傳染性強,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大約90%的成人感染過。雖然感染RSV 后可產生具有中和作用和補體結合能力的抗體,但是再次感染仍很常見。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特異性IgM 抗體最早可在發病1 周左右出現,可持續存在2-3 個月。
2、腺病毒
腺病毒為無包膜的二十面體的DNA病毒,腺病毒可通過氣溶膠或物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界上 6% 的呼吸道感染是由腺病毒所引起的。其主要致病:呼吸道感染、流行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病毒性胃腸炎、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等,其中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和“紅眼病”最常見。在感染后的最初幾天中,排泄物中的病毒含量最高。抗腺病毒特異IgM 抗體最早出現在發病后1 周左右,可持續存在2-3 個月。
3、肺炎衣原體
1989 年,肺炎衣原體成為繼沙眼衣原體和鸚鵡熱衣原體之后發現的第三個衣原體。肺炎衣原體為人類致病原,通過氣溶膠傳播。有10%的感染性肺炎是由肺炎衣原體所致。肺炎衣原體的感染遍及全世界,在 50% 的成人中可檢出抗肺炎衣原體抗體。血清轉化最常見于 5 到 15 年齡段,20 歲時免疫力達到高峰。約一半的肺炎衣原體感染無臨床癥狀。肺炎衣原體感染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為輕微的呼吸道感染。典型的癥狀為持續性干咳,也可出現咽喉疼痛、頭疼和發熱。大約 10% 的感染者發展成肺炎。與肺炎衣原體有關的慢性病有支氣管哮喘和動脈粥樣硬化。另外,肺炎衣原體感染與冠心病的發病機理的關系正在研究中。通常在初次感染肺炎衣原體 2-3 周后出現 IgM 抗體,并可持續存在 2-6 個月。在出現 IgM抗體后的3-5 周患者體內的 IgG 抗體水平明顯升高,這意味著抗肺炎衣原體抗體檢出時間要遲于許多其他感染。復發感染 1-2 周后,患者體內的 IgG 抗體水平升高,但是,有些患者不出現 IgG水平升高。復發感染時,可見 IgM 抗體水平輕微升高。無論是肺炎衣原體感染細胞作為檢測基質的間接免疫熒光法還是以原生小體作為檢測基質的微量免疫熒光法(MIF)檢測肺炎衣原體抗體,都不能排除其與沙眼衣原體和鸚鵡熱衣原體之間的交叉反應。
流感病毒:
流感主要在寒冷的季節流行,潛伏期為1-5 天。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分成甲(A)、乙(B)、丙(C)3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甲流、乙流、丙流。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變異能力很強,因而一次流感病毒感染不會產生終生免疫。對于高危人群(免疫力比較弱的人群或老人),可在流感流行季節開始時用相關的病毒株進行免疫,但這也只對所使用的亞型具有保護作用。抗流感特異的IgM 抗體最早可在發病1 周左右出現,可持續存在2-3 個月。
4、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的宿主范圍很廣,能感染包括人以內的多種動物(豬、馬、狗、禽類和海豹等),也曾經多次引起世界性的人流感大流行。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 H3N2 亞型。甲型H1N1流感癥狀與感冒類似,患者會出現發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有報道說,美國2009年疫情中發現病例的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熱、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還出現腹瀉和嘔吐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乏力、精神不好、食欲不振等、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
5、乙型流感病毒
乙型:目前僅在人和海豹中發現,通常致病性低,偶爾導致局部暴發,但一般不會引起世界性的大流行。它是流感的病原體,在具有潛在病理學的患者中會產生嚴重的并發癥。由于它易于與其它呼吸道疾病混淆,所以在流行期臨床診斷很困難。因此,實驗室診斷就顯得非常重要。發病開始常有一般的流感癥狀,如起病急驟,咳嗽、咽痛伴有發熱、頭痛、肌痛、不適,癥狀持續進展,出現高熱不退氣急、發紺、陣咳、咯血痰量常很少,但可帶血。
6、嗜肺軍團菌
嗜肺軍團菌是一種胞內兼性短桿菌。嗜肺軍團菌可攻擊肥大細胞并在其內繁殖,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完全了解其致病機制。軍團菌感染首次于1976 年在美國發現,大約4000 名參加費城美國軍隊會議的退伍軍人中有182 人發病,表現為由嗜肺軍團菌感染所引起的多源性、壞死性肺炎(軍團菌病),累及肺部及其它器官:如中樞神經系統、腎臟或肝臟。免疫力低下或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特別易感,致死率可高達20%。軍團菌主要通過氣溶膠傳播,公共場所及醫院中的冷熱水系統、冷卻塔和空調設備中的加濕器以及漩渦浴室均可成為傳染源。嗜肺軍團菌性肺炎可在世界范圍偶發或流行。嗜肺軍團菌也可導致一種非常罕見的非肺炎自限性疾病――龐提雅克熱。嗜肺軍團菌血清型1 為最為常見的感染人類的嗜肺軍團菌,但也有各種軍團菌屬的混合感染。偶爾,嗜肺軍團菌可與其它軍團菌、擬桿菌屬、鸚鵡熱衣原體、肺炎支原體和假單胞菌屬發生交叉反應。細菌培養是檢測嗜肺軍團菌的金標準,但僅30% 感染者的檢測結果為陽性。為此,血清學指標在診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是檢測抗嗜肺軍團菌抗體的標準方法。抗嗜肺軍團菌特異的IgM 抗體最早可在感染1 周后出現,可持續存在3-6 月。
7、肺炎支原體
支原體是目前已知的一種最小的可自我復制的細胞,不含堅硬的細胞壁(胞壁質缺陷),因而作用于細胞壁的抗生素對其基本沒有療效。目前人類中已發現了12 種支原體屬。肺炎支原體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可通過汽溶膠引起,人類是該病原體的唯一宿主。支原體肺炎的病理改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有時并發支氣管肺炎,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經飛沫傳染,潛伏期2~3周,發病率以青少年最高。臨床癥狀較輕,甚至根本無癥狀,若有也只是頭痛、咽痛、發熱、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癥狀,但也有個別死亡報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在秋冬時節。另外,在一些病例中還可出現咽喉炎和中度的耳部疾病,但大部分的感染無任何癥狀。也可發生再次感染。組織學研究發現:肺炎支原體可粘附于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上皮細胞上。如果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由表面的脂蛋白(粘附素)介導細胞間的粘附。粘附素也是一種抗原。
感染肺炎支原體后1 周可出現IgM 和IgA 型抗體,數周后可出現IgG抗體滴度升高,并持續數月。抗肺炎支原體可與其它支原體屬發生交叉反應。在鑒別診斷時,須排除肺炎衣原體感染、病毒性肺炎、鸚鵡熱和Q 熱。抗肺炎支原體特異的IgM 抗體最早可在發病1 周左右出現,可持續存在3-6 個月。
8、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在2-4歲兒童中能引起喉氣管支氣管炎(哮吼)。3型具有流行性,1和2型具有地域性。第1和第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常見于幼兒。局部流行發生于托兒所,兒科病房,小學及其他兒童場所。第3型為地方性流行,傳染性強,四季均可發生,多數兒童1歲內可感染。由副流感病毒1型或2型引起的流行性疾病有每年均可發生并交替占主導地位的傾向。第2型引起的疾病更趨于散發。第1,2,3型可在秋季流行。第4型引起輕度呼吸道疾病。在疾病早期有中度咽喉痛和干咳,許多病例聲音嘶啞和哮吼癥狀突出;這種哮吼(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是小兒副流感病毒感染最嚴重和危險的病癥。
在成人中感染副流感病毒可引起上呼吸道疾病,經常伴有發熱。副流感病毒感染可呈地方性流行,特別是在晚秋至第二年春天之間。副流感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針對副流感病毒各型的抗體之間有交叉反應,可通過比較抗體滴度進行區分。抗副流感病毒特異的IgM 抗體最早可在發病1 周左右出現,可持續存在2-3 個月。
檢測方法的局限性:
僅限于定性試驗和輔助診斷,不作為臨床診治的唯一依據,應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病史、其他實驗室檢查(尤其是病原學檢測)、治療反應及流行病學等信息綜合考慮。
感染初期,病原體特異性IgM抗體未產生或滴度很低會導致陰性結果,如懷疑有病原體感染,應提示患者7~14天內復查。
-
焦點事件